苍穹之下,低空经济正在崛起。全球首家集齐从生产到商业化运营“三证”的企业,在广州;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在广州;首个国家级无人机器件检测中心,在广州;全国首个小飞机适航审定中心,也是在广州;全国首次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的飞行验证,还是在广州。研发、制造、应用、基建……广州步步领飞。
向空图强,广州有望持续引领。今年7月召开的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大会上,广州低空经济产业链宣告启动建链,“广州低空经济20条”“百亿基金+百亿授信”及12个低空经济、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场景同日发布。
低空经济风口飞扬:到2027年,广州的跨境飞行、商务定制、短途客运、文旅消费、物流运输、应急医疗、会展服务等低空经济关键运营服务领域,将向着3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进发。
(今年9月13日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完成广州塔-海心沙的跨江飞行演示。)
建言:聚焦区域开展商业运行
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低空交通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通信学会数字低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洋提出,打破低空经济堵点的关键是思路重塑,“低空经济的发展思路不宜聚焦场景,而是应该聚焦区域,在一块较小的区域内展开多种低空应用场景的商业运行,并形成经济效益自循环。”具体而言,就是避免以单一应用场景为驱动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转而着眼于低空经济价值密度高的区域,实现物流、送餐、表演、巡检巡逻、应急救援等多种低空经济场景的协同,共同依托同一片区的低空基建,分摊基建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具体到广州,王洋提出的建议正是“开展多个小型化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及“探索低空经济的军地民协同机制和省市联动机制”,“可以借鉴多地现有经验,由广东省牵头,联合地市,合作研究军地民协同机制和省市联动机制,探索相关的事权和流程设计,通过小范围试验来逐步扩大军地民协同的范围和深度。”
王洋把低空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分为“外向型”和“内需型”。“深圳低空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为主,要输出到外地甚至海外实现经济效益;珠海和浙江舟山则是典型的内需驱动,海岛比较多,对低空飞行有刚性需求。”他说,“广州则是两者兼有,可以一手抓产业,一手抓内需,继而把‘双翼’协同起来,就能飞得更稳更快。”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钟达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嘉丽
2025低空经济网: 竞逐低空经济 深圳、广州等多城已加速布
竞逐低空经济广东借“机”高飞 深圳和广州等多城已加速布局...(62 )人阅读时间:2025-03-24低空经济报2025: 突出学术性和思想理念引领 第四届网络空
11月22日,第四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学术大会在南京开幕。本...(152 )人阅读时间:2025-03-242025低空经济报: 海南三亚搭建政企对话平台 促民营经济发
中新网三亚11月2日电 (张月和)“近日,海南超级地中海项...(133 )人阅读时间:2025-03-24低空2025: 观察|100家12131.86亿元!看重庆民
2024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现场。 第1眼TV-华龙...(81 )人阅读时间:2025-03-24低空经济报
微信二维码
微信号: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经济报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3025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