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中央及各地政策密集推进,《国际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划分出G和W非管制空域,eVTOL航空器制造和取证进展较快,“十四五”末低空经济对GDP综合贡献值或将达到3~5亿元,行业迎来关键发展期。相较于成熟市场,中国通航产业规模有待发展,其低空经济场景中2C需求具备较大的潜力。新型航空器有望降低运营成本,较直升机有明显的性价比,消费级需求如短途通勤或迎来拐点。基于技术积累、需求规模和操作标准化程度,我们认为物流方面无人机配送也有望取得较快进展。传统通航企业龙头具备丰富的运营经验,更全面的运营资质,以及维修保障等资源,未来有望在运营单扮演重要角色。
深圳: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高奖励不超过3000万元
9月30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印发《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835 )人阅读时间:2025-09-30发布共同约定、构建协同网络 杭州低空经济对接会释放多项重磅成
以“AI赋能共探低空新场景·产业协同商通全球好伙伴”为主题,...(839 )人阅读时间:2025-09-29专家:低空经济成新质生产力“主战场” 需聚焦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低空经济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对接会”...(973 )人阅读时间:2025-09-29震有科技布局低空经济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
震有科技战略市场部总经理张寅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944 )人阅读时间:2025-09-26低空经济报
微信二维码
微信号:18026288868Copyright © 2024-2024 低空经济报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3025135号